1981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机械专业攻读研究生的陈建军获得了硕士学位,做为文革后首届毕业的研究生,他被学校选择留校任教。
至此,他怀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崇敬和喜爱,一直从事电子机械和机电一体化方面的教学、科研和指导与培养研究生工作。近20年,他的年均工作量均在1000学时以上。
课比天大,不断探索教学艺术
教学中,陈建军讲究教学艺术,力求讲好每一节课,教学效果一贯良好,多次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他说:“豫剧大师常香玉曾有这么一句话,‘戏比天大’,那么作为教师,则是课比天大。”在他眼中,上好课是教师头等重要的事情,首先要有极强的责任心。基于这一点,即便是很熟悉的课程,每次上课前他仍会重新备课,对上课内容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在课前把教案再默过一遍,让自己提前进入课堂状态。
由于学生对初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于任课老师,陈建军在备课时就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哪些内容是难点,哪些是重点,针对学生的基础来构思整个讲授的框架、流程以及选择恰当的例题。
对于难点问题,他常会设法找到一个容易理解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尽快地理解。在讲到向量共轭这个不好理解的概念时,考虑到学生对向量正交的概念比较熟悉,而正交恰为共轭中的一个特例,陈建军就从向量正交这个特殊的角度来解释向量共轭的概念,从而使学生较容易理解。在对学生讲述重点问题时,他则会反复强调,举一反三,并在作业题的选择上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在课堂上,陈建军生动幽默的讲课风格吸引了众多学生。他说:“讲课时语言要尽量生动形象,不能满口的专业术语,不然学生听起来会很枯燥。”在讲到基函数具有局部紧凑性这一点时,他利用平时大家所说的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来形容基函数的紧凑性,不仅便于学生理解,还使他们对此知识点印象深刻。
在授课过程中,陈建军也很注重与学生之间互动。在他看来,不时地提问是一个与学生课堂交流的有效办法,但所提的问题不一定每每非要让学生来回答,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们的思考,以便紧跟老师讲课的节奏。他举例说:“在讲到某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涉及到前面曾经学习过的保守系统,这个时候可以问一问学生什么是保守系统,学生就会动脑回忆思考。在从表情得到大多数学生肯定的回应之后,我就知道学生对所讲的内容已经基本掌握了;若学生没什么反应,我就会思考学生在这里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再设法进一步的讲解。“
每讲完一个章的内容,陈建军会为学生们做一个梳理小结,以便让学生将整个章节的知识有条理地加以掌握。他认为不能把知识点串起来,则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不系统的,且是不长久的。此外他还极力提倡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他说:“预习比复习要为重要,学生预习后是带着问题来听课的,效果当然更好,而且还能通过预习培养个人的自学能力。”
陈建军还善于从学生的答疑和作业中发现教学中的普遍性问题,了解哪些知识点学生没有完全理解或很好掌握。对于答疑中学生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有些不能即时回答的或是不能系统回答的,他总会回去查阅资料,仔细考虑得到答案之后再找学生详细解答。